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期刊分类(材料热处理学报是(5)

来源: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12月12日 20:26: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与“中运”系列运输机 “中运”号是由四川南川飞机厂设计制造的。1935年,和意大利签订合同,在南昌建厂招聘员工修配飞机。,全

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与“中运”系列运输机

“中运”号是由四川南川飞机厂设计制造的。1935年,和意大利签订合同,在南昌建厂招聘员工修配飞机。,全名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中央南昌飞机厂。1936年,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首先修理了“美龄”号飞机和两架意制菲亚特式飞机。1937年开始,该厂按计划制造20架教练机和6架大型S-18双发轰炸机。尽管只承担了约20%的生产工作,但设计制造这种双发动机大型飞机在还是第一次。1937年,战争全面爆发,同年底意大利员工回国,工厂开始疏散机器设备。这年8月,日机来犯,炸毁了厂房和未来得及疏散的物资。1938年,当局决定从南昌撤退,人员和设备大多由鄱阳湖乘木船经九江、武汉,再历尽艰难蜀道,到1939年上半年,人员设备才陆续撤到重庆,转至四川南川县建设厂房,改名为第二飞机厂(通常称南川飞机厂),朱霖任厂长,逐步恢复生产。

从1939年到1947年,这个厂研制了6种飞机。忠28甲下单翼驱逐机是仿制苏制伊-16飞机(请与前忠28区分开,忠28是双翼战斗机)。但由于没有图纸,自己设计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。它的重量为1556千克,最大速度每小时455千米。先后造了3架。第二飞机制造厂后来又将这型飞机改成教练机,共制造了30架。这个数量在当时是很高的。

1940年到1942年,第二飞机制造厂试制了两种滑翔机,生产量有30多架。该厂还曾在缅甸装配过美制P-40“战鹰”式99架。而这个厂在抗战期间最大的成就是自行研制了第一种中型运输机“中运一号”以及它的改进型“中运二号”。

在战争的岁月中工作是非常艰苦的。第二飞机制造厂当时约有600多名员工,厂址在离南川县城南40余千米的丛林沟还有5千米的一座深山中的一个叫海孔洞的自然山洞里。洞内两侧建厂房,洞口及附近山谷建办公厂、水电厂、木工厂、机身制造厂和宿舍等。厂区在当时并不是隐蔽的,但日本侵略军飞机多次侦察,妄图一举炸平这个在当时惟一制造飞机的工厂,却始终未能发现。然而交通极其不便,也给工厂生产、生活带来难以想像的困难。物价飞涨,生活也极困难,“中运”号小型运输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下,从1941年冬季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的。由林同骅任总设计师,顾光复、高邦俊任副总设计师,设计员有陆孝彭、张桂联、程宝蕖等20多人。为了加快进度,他们边设计出图,边生产,还经常到现场解答图纸问题,听取设计工艺修改意见。到1942年秋,基本完成总体设计、理论模线绘制、气动力计算、载荷分布、重量分配、强度计算等工作。由于没有风洞,所需一切空气动力学数据均取于书刊杂志,由设计人员鉴别选用。后由于某些原因飞机研制曾暂时停顿。1943年又恢复工作,仅用一年多时间,1944年8月就完成了设计,总装出首架飞机,被命名为“中运”1号。1944年春夏,日军大举向中原进犯,打通了粤汉、平汉路后,进逼西南大后方。这一年冬,贵州独山失守,西南危急,第二飞机制造厂、贵州大定乌鸦洞航空发动机厂均接到准备搬迁的命令。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员工们将飞机拆开分装在几辆汽车上,为躲避日机侦察和白日路面紧张,车队昼伏夜行,经过七八天周折,终于到达重庆白市驿机场,再装配起来试飞。

“中运一号”因受战时航空材料限制,采用了木质和金属混合结构,只有副翼和襟翼采用铝合金结构;乘员11名,除正、副驾驶和领航外,可乘旅客8人;两台莱特公司的旋风975E3活塞式发动机,由发动机架安装在中翼上,功率为330千瓦;起飞着陆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,主起落架可向后收缩到发动机后舱;机长11.05米,机高11.95米,翼展15.85米,正常空机质量3147千克,最大起飞重量4540千克;最大平飞速度为344千米每小时,实用升限为5334米;巡航速度下续航时间为5.95小时,巡航速度下航程为1696千米。首飞时试飞员、林同骅、检验员林同骥(林同骅堂弟)一同登机,顺利升空,在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20多分钟后,平安降落,成功完成首飞。经数次试飞后,决定由重庆飞往成都。厂长对参加设计的员工很满意,对飞机也很有信心,亲自登机,与林同骅等一起飞行。11月18日,经59分钟,写下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小型运输机“中运一号”由重庆到成都的航记录。在成都,试飞组在林同骅等设计制造人员协同下,按试飞法规逐项试飞,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。1946年底,“中运一号”奉命移交给国民党空军空运大队。在“中运一号”的基础上,又改进、设计试制了““中运二号”,机体结构与一号大体相同,但起落架采用了成套的美制P40B战斗机的液压起落架,并且在尾轮机构、襟翼操纵、机舱内部和安全舒适性方面,都有较大改进。1948年2月19日,“中运二号”在重庆首飞成功,稍有颤振。飞机外观光滑美观,为人称道。之后,对“中运二号”还不断进行了改进。并开发出全金属结构的“中运三号”,“中运三号”的设计速度则达到353千米。但此间,国民党发动的全国内战正酣,“中运”号飞机始终未投入成批生产,当然也就没有投入航线使用。

文章来源:《热处理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rcljsyz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2/887.html



上一篇:热处理技术与装备中文期刊网(热处理 期刊)
下一篇:一次能睡多久(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毕业论文答辩

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投稿 |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热处理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